如何给95后大学生上好思政课?湖南高校有了新探索
时间:2017-05-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中国网4月28日讯(记者 闫景臻)“迎接十九大,教育看变革”。4月24日至26日,由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南,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村子教师队伍扶植等事情进行采访。
如今,“95后”已是大学生的主流人群,如何适应主客体关系的新变革,积极改变与大学生们的交流方法,改“训话”为“对话”,改“纯理论灌输”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峙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事情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重中之重。中国网记者在采访中发明,湖南一些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了一些新探索。
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事情 让思政课更有趣
中南大学运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事情”新路径,在打造新媒体矩阵,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融合,网络舆情引导等方面,抢占育人新高地,把本来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思政课变得越发生动、有趣。
据悉,中南大学先后投入2亿元打造“数字中南”智慧网,创建的22个思政教育网站中有12个成为省部级示范网站。同时,依托校、院、班、学生会、社团5级体系构建了包孕校带领、教学名师、领导员、优秀学生在内的四类“达人”网络平台,扶植校、院种种特色“两微一端”平台120余个,实现了全校思政教育线上线下全笼罩。
“化语轩”是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打造的文化品牌体系。固然是工科学院,但他们运用文化宣传进行思政教育可不比文科学院逊色。据“化语轩”平台的领导员周发介绍, 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雅观的12个词,通过12个主题做成漫画的形式,贴近当今大学生需求,收到了对照好的效果。
“化语轩”平台线下打造了“萱传化语”微漫画、“轩轩头条”微影戏和“轩轩”周边产品三个微产品事情室,分主题分袂制作出了25期漫画、6期《轩轩头条》微影戏、17个“轩轩心情包”,“轩轩”微产品受到广泛好评,“轩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周发说,“化语轩”平台已成为他们学院做实网络思政育人事情,为学生供给向上向善的生长环境的有力载体。记者了解到,“化语轩”平台围绕“价值引领、身心培育、学风促建、专业实践和生涯规划”五大模块进行设计,出力“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内容扶植。平台运营不到三年,粉丝过万,笼罩全院师生,总访谒量百万人次。
“机电小齿轮”是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官方微信公家平台,他们用网络文章、漫画、视频等形式,以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傍边,紧跟时代潮流,打造一个影响范畴广、精品内容足、教育意义深的网络思政教育精品平台。该平台领导老师肖楚楚介绍说,“机电小齿轮”安身学院,处事全校师生,内容有主题教育、学风促进、身心健康、专业指导、职业规划、校园文化六大模块,承袭“占领新阵地,通报正能量,引领新民俗,弘扬主旋律”的事情思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自成立以来,累积粉丝量7118人,发送微信推送570余期,共700余条,总浏览量达20余万,深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陈光耀是机电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同时他也是“机电小齿轮”微信公家平台的“小编”,他说,每次推送微信内容后,他的同学城市存眷,并时时提出一些改削定见,有了同学们的存眷和反馈,他的事情更有了标的目的,也知道了内容的采编怎么做才华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记者了解到,“化语轩”、“机电小齿轮”这样运用互联网工具开展思想教育的平台有很多个,这些平台针对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要领单一,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等问题,中南大学通过漫画、微视频等形式,创新表达方法,贴近青年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接受度。
大学生走向社区打破高校德育教育“凭空捏造”的局限
湖南师范大学通过搭建校地合作区校共建系统,推进德育事情创新,让大学生走进社区,促进他们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学堂坡社区,记者见到了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代表、拾光人志愿者团队学校卖力人李彦清,她是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她用本身的专业教自闭症儿童作画,使这些儿童的生命多了一抹亮色。同时,她也给社区的退休老年人教剪纸画,让社区居民的生活越发丰富。李婷婷说,我但愿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些自闭症儿童的生命不再孑立,固然我们的事情平凡、简单,但长短常有意义。
学堂坡社区党总支书记余海燕说,从2010年学校志愿处事进社区,我们社区为大学生志愿者供给了平台,而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供给了便利,学生们操作所学专业专长处事群众,丰富了社区勾当。此外,社区“五老”主动引领学生立德立人,帮学生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区校共建育人平台效果突出。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