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扶植 大家在争什么?
时间:2017-04-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原题目:“双一流”扶植大家在争什么?
这个春天,全国的高校最存眷的词语非“双一流”莫属。仅从3月底至今,各地的撑持打算就屡见不鲜:河南省提出将撑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争创“双一流”;山东省财政下达2017年高校“双一流”扶植奖补资金7.3亿元;福建省打算每年布置16亿元用于实施“双一流”扶植打算,首轮共80亿元……
事实上,办理中专毕业证,早在“双一流”扶植规划推出以后,不少处所当局和高校就通过各类努力争取进入“双一流”名单。而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到“争取本年上半年发布第一批‘双一流’扶植学校和学科的名单”,更是让本已备受存眷的“双一流”问题再“添一把火”。
如何能够搭上“双一流”的快车,不只成为众多高校的头等大事,也成为处所当局的首要任务。然而,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查询拜访发明,不少专家对付“双一流”扶植如何定位与评选不雅概念不一。“世界一流”这几个字如何实现,已成我国高校需要配合努力的头号课题。
“双一流”是否需要赐顾帮衬区域教育平衡
“双一流”,也就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扶植。在本年确当局事情呈报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扶植”被列入2017年的教育事情要点。
众所周知,“985”“211”工程成绩了一批优秀高校。然而一直以来,不少人对其漫衍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一些省份甚至连一所“985”高校都没有,造成了教育资源稀缺、人才外流等问题。
对此,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原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向陈宝生建议:应以“双一流”为契机破解区域教育掉衡。
“西部高校人才流掉等问题导致中西部高校与部下院校、经济发家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突出。”黄德宽说。
黄德宽建议,在扶植“双一流”的同时,应指导和撑持处所当局结合各地实际扶植中西部地区的国内一流高校和特色学科,对纳入国家“双一流”扶植规划的处所高校和学科,中央财政要加大经费转移付出比例,政策上予以重点撑持和倾斜。
“同时,建议国家遴选‘双一流’扶植高校和学科,制定‘双一流’认定标准时,既要浮现‘世界标准’,也要对峙‘中国特色’。”黄德宽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也认为,双一流扶植应该有“普惠”性质。
“实际上,我国在人才扶植方面早有面向处所的倾斜政策。这几年,我多次参与杰出青年科学家、长江学者的评审,这两类人才都有面向处所高校,尤其是西部和东北高校的倾斜政策。参照这个做法,我呼吁双一流扶植也应该有类似的政策。”何友说。
何友打了个比喻:“我们国家高校众多,比如一个大家庭的多个子女。按照生活经验,我发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家傍边,怙恃投入心血多、赐顾帮衬得多的往往是老大、老二。但对家庭孝敬大、回报率高的,倒是那些不太受重视的老三、老四。”
关键在于如何评定
如何挤进“双一流”的名单之内,如今已经成为各地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双一流”高校通过什么方法进行评选,未来这一名单是否应像“985”“211”一样恒久牢固,都成为了高校存眷的焦点。
对付如何遴选“双一流”扶植名单,陈宝生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暗示,为了制止成为“211”和“985”扶植的翻版,“双一流”扶植明确了遴选范畴,确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部下高校和处所高校将被平等看待,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当局比选、动态筛选等进行遴选。
而在黄德宽看来,在聘请“双一流”认定专家时,要注意聘请必然比例的了解实际情况的高程度处所院校的专家,以保证相关评价原则和标准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评价勾当中。
此外,黄德宽提出,要加大对“双一流”扶植的监督和督察力度,严防“双一流”扶植过程中呈现高校新一轮的盲目攀比和利益争夺,以致脱离“双一流”扶植的方针追求。要加强对有关打点部门的监督,防备少数人以权谋私和滋生新的败北,确保“双一流”扶植的良好政治生态。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授左东岭认为,如果“双一流”扶植仍然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院士等高条理的人才数量为依据来排名,那么人才抢夺大战在所不免。
“此刻人才流动无序的根柢在于,学校不考虑流动的人才是否对学科扶植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增加一顶‘帽子’。因此,‘双一流’的评选不克不及‘数帽子’。”左东岭还暗示,“双一流”扶植要重视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塑造,为人才供给适宜的文化气氛。
全国政协委员朱和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暗示,“双一流”的评选应该把“评”和“建”分隔。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