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险因家境放弃"大学梦" 校长写信唤回
时间:2017-09-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18岁的沈博瑞比其他同学更早感知到了一所大学的温度。
8月29日,距分开学仅剩3天,在山东阳信陈词林村家中,沈博瑞红着眼睛读完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的亲笔信后,立即答理:“我必然会定时报到!”
事实上,大学究竟要不要读?无数个问号,无数次踌躇,所有这些横亘在心头,成为这个年轻人难以解开的心结。
原因只有一个,而今欠债累累的家里再也拿不出供他完成4年学业的膏火。
在父亲没有遭遇意外之前,身为家中独子,办理大专毕业证,沈博瑞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2016年,横祸突至,在外打工的父亲沈国辉遭遇不测,右手被卷入机器造成破坏性骨折,几个月后,雪上加霜,父亲突发脑梗。
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花光全部积蓄,又靠亲戚伴侣凑了几万元,先后花费十余万元。出院后的沈国辉全身瘫痪,并陪同多器官成果衰竭,掉去语言能力,卧病在床,每日需服用三四百元的药物。为全身心赐顾帮衬丈夫,之前在厂房食堂事情的沈博瑞母亲不得已辞去事情,家里彻底断了经济来源。
2017年暑假,沈博瑞以525分的高考成效如愿接到烟台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登科通知书。也正是在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开始有了放弃念书的想法。
“爸爸的后续治疗费怎么办?家里的负债怎么还?”存着这样的念头,整个暑期沈博瑞都在四处打工,餐厅处事员、工地零工……假期即将结束时,他将1000多元的打工收入交到母亲手中。
还是太少了!拿什么给父亲看病?又拿什么去念书?
“孩子考上大学又不去上,太可惜了!”得知沈博瑞一家的困境后,全村100余户村民以随礼的形式送来了一份份心意:100元、200元、300元……不到1000人的乡村硬是给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凑足了两万元。
与此同时,沈博瑞的遭遇开始被当地不少市民的伴侣圈转发,越来越多的网友跟进扶助,最终捐款总计3万余元。
尽管来自好心人的善款不少,但鉴于父亲漫长的恢复期和入读4年大学的不菲用度,沈博瑞仍在踌躇。
“当第一眼在伴侣圈看到沈博瑞的工作后,我们的第一反响是,该当迅速步履起来。”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书记杜德省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
“学校保证不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得知沈博瑞的遭遇后,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专门为沈博瑞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委托杜德省和学生扶助打点中心贾慧老师亲自送到沈博瑞家中。
此时分开学还有3天时间,杜德省和贾慧深夜赶路,先后乘坐动车、大巴、三轮摩的,辗转10多个小时后,终于赶到沈博瑞家中。
当接到两位老师已在家门口的电话时,沈博瑞倍感不测。看到老师们的身影,听到老师们捎来的校长的鼓舞鼓励,病榻上的沈国辉虽不克不及作声,仍感动地落下眼泪。
沈博瑞红着眼睛,一字一句读完了郭善利的来信,校长的寄语让他打动不已:
“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做一个有继承的人。贫困不是罪过,生在困难家庭里也不是羞耻,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要把这作为生活对我们的磨练,酿成我们前进的动力,相信你今天的努力定会换来美好的明天。要尽到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人因抱负而伟大,因学习而转变,因步履而告成。山再高,水再深,路再高卑也否决不了我们对抱负的追求。进入大学,你要志存高远,你的眼界会更高,你的心胸会更宽,你就必然会有更好更快的成长生长。”
……
沈博瑞读得很慢,却读得十分当真。
“学校没有放弃我!如果没有这封信,我可能真的会作出弃学决定。”沈博瑞叹息。
3天后,9月2日报到日,沈博瑞如约呈此刻了烟台大学校园,成为2017级新生。
9月4日开学仪式结束后,沈博瑞见到了信中以谆谆话语鼓舞鼓励他的校长郭善利。
“放下负担,相信学校,好好学习,要有继承,做一个有抱负的人,家里遇到困难没关系,有大家有老师们的配合辅佐,你安心。”郭善利对面鼓励沈博瑞。
目前,学校已为沈博瑞供给助学岗位、助学金、姑且困难补贴等多项帮扶举措。
在杜德省看来,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公众存眷此事,是因为“大家都想知道,高校扶助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地。我们确实做到了,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
2017年恰逢山东成立学生扶助政策体系10周年。10年来,山东共扶助学生1.01亿人次,目前,山东已实现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到高档教育学生扶助政策的全笼罩。
──吞武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