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刚过了俩月 西方就给中国扣上4顶“高帽”
时间:2018-03-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吞武里教育 点击:次 |
原题目:2018年才刚过了两个月,西方就给中国扣上了四顶“高帽”
看起来,过去的这个月里,当大家忙着欢度春节时,有些西方国家并没有遏制“惦念”中国。
就在一周前,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报复了中国经济政策是“非市场行为”。
过年期间,德国副总理则抛出长篇大论,形容中国是西方自由制度大厦的“打桩者”。
 ▲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
这也是继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不久前抛出的“新帝国主义列强”之后,西方国家再度给中国扣上的“高帽”。
 ▲外媒报道截图
而说起这个话题,又怎能不提去年年底被西方负责炒作的“锐实力”?
写到这里,小锐不由得想问:如此殚精竭虑各类“造词”,难道西方国家对付中国的关(jiao)注(lv)已经夸张到这耕田地了吗?
“炒冷饭+双标”炮制出的“锐实力”……
西方对中国的这波“造词运动”,以“锐实力”的提出为显著标识。
而从这个热词的“走红时间线”来看,西方对付“锐实力”观点的炒作有着清晰的条理和路径。
去年11月,美国《外交》双月刊发表文章初度提到“锐实力”一词,被视为这轮炒作的“热身”。
去年12月5日,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发表名为《锐实力:日益增长的威权影响力》的呈报,率先将舆论矛头直指中俄。
去年12月16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跟进炒作,将“锐实力”一词放进封面。
本年1月,哈佛大学传授、“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更是接力在《外交》杂志上专门发表文章,再给中俄贴上“锐实力”标签。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呈报中这样界说“锐实力”:中国和俄罗斯花费数十亿美元,运用各类手段,诸如人文交流、种种文化勾当、教育项目以及传媒和信息项目,在世界各地营造大众舆论和不雅观念。这种做法,既不像硬实力那样具有强制性,也不是“软实力”那样的“魅力攻势”,因此称之为“锐实力”。
而《经济学人》则这样强调中国“锐实力”的“能量”:一把“能穿透文化壁垒,转变西方价值不雅观的利刃”。
但,接下来的事态成长却并没能让西方如愿。
首先是最先炮制“锐实力”观点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被媒体扒皮:这个位于华盛顿的非当局组织和智库不只有美国当局配景,更恒久接受来自美国国会的巨额资金撑持。
 ▲美国民主基金会颁布的“锐实力”呈报
而面对部分西方媒体对“锐实力”不加甄辨地吹嘘,更有媒体连结了可贵的理性和清醒。
《金融时报》中文网就如此质疑道:美国中央谍报局在“暗斗”期间操控国际媒体,持久以来好莱坞借由战争片的制作和审控裁剪,为美国国防部和中央谍报局处事。“那么,美国是否对付本身‘锐实力’的运作,采纳了双重标准?”
 ▲《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截图
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拉美国家心中有杆秤!
比起西方精心炮制的“锐实力”,另一顶来自美国的“大帽子”多了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意味:
谁能想到,曾经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打劫中固执保留下来的中国,如今却反被扣上了“新帝国主义列强”的帽子。
一切要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展开的拉美之行说起。
据路透社报道,本月初启程对一系列拉美国家展开访谒前,蒂勒森发表演讲警告拉美国家不要过度依赖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并称中国很可能成为该地区的“新帝国主义列强”。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剑指中国的同时,蒂勒森调转话锋兜售美国价值:“我们不寻求短期的交易,不服衡的回报……美国是你们多维度的伙伴”。
“遗憾”的是,蒂勒森这番亮相并没有得到拉美国家的撑持。
──吞武里教育
|